这真的是国安应有的归宿吗? 俱乐部总经理李明更泼冷水:这只是权宜之计! 新基地能否承载这支首都豪门的野心? 球迷们热议:硬件再好,归属感缺失的国安,真能安心冲刺冠军?
6月2日,北京国安一线队结束10天休假,正式入驻大兴聚加基地,告别使用4年的高鑫基地。 基地门口挂起崭新“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”招牌,工作人员和青训梯队列队欢迎,一线队球员踩着平整草坪步入新家,塞蒂恩仔细检查草皮后,终于向高层点头认可。
搬迁选在端午假期后首日,球队利用假期完成过渡,聚加基地此前服务过职业球队,经验保障了高水平训练需求。 俱乐部针对不同梯队需求,改造出3块标准11人制天然草场地和1块人造草场地,供一线队和梯队共用,另有2块5人制天然草、2块8人制人造草和2块6人制人造草场地,分时段优先给青训使用。
得益于场地集中,国安首次将一线队、U21、U19和U17统一安置,结束梯队“漂泊”状态,青训小球员能近距离观摩一线队训练,学习职业精神,塞蒂恩曾对场地规划提建议,改造时全按他的要求落实。
更衣室1:1复刻工体布局,球员每次训练都像在主场比赛,医疗室面积扩大为香河基地后最大,设备齐全,理疗师忙碌身影让这里成训练后“最快乐”角落。 教练组拥有独立办公室和战术会议室,方便备战研讨,塞蒂恩带过巴萨豪门,对专业性要求极高,新设施让他笑容满面。
球员宿舍告别酒店时代,标间配置两张大号单人床、独立卫浴和衣柜,住宿条件优于旧基地,餐厅供应牛肉、大虾和蔬菜沙拉,健康自助餐受全队欢迎,健身房、洗衣房等配套一应俱全,环境改善让球员心态更稳,训练效果提升。
硬件升级解决了老基地痛点,高鑫基地坑洼草皮曾导致江文豪、何宇鹏等球员训练受伤,塞蒂恩公开喊话“该换匹配国安实力的场地”,新草坪平整度达标,能扛住高强度训练,球迷认为条件拖后腿的日子结束了。
展开全文
塞蒂恩盛赞新基地“像过节后收到礼物,拆开心情特好”,训练设施提升一定助益质量,但他强调遗憾:“唯一可惜是租用,非俱乐部自有,国安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高级基地。 ”
他的严格标准体现在训练要求上,首训以身体恢复为主,塞蒂恩命令球员从假期放松切换战斗模式,“未来两月比赛对赛季走势至关重要,大家需拿出120%注意力投入训练。 ”
俱乐部总经理李明却清醒定性:“聚加基地只是现阶段的权宜之计。 ”他列出三大短板:基地为租赁性质,非俱乐部资产;场地数量不足,仅勉强满足一队和部分梯队;空间局促,设备只覆盖基础办公、训练和生活需求。
李明指出深层缺失:现有基地无法承载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,理想基地应匹配工体主场地位,推动首都足球文化及青训发展。 聚加基地管理虽严格,新制度约束球员和员工行为,但工作人员私下嘀咕“够使,离满意远着呢”。
归属感危机成焦点,租赁性质让投入受限,对比工体“金牌球市”的火爆氛围,新基地难展示国安历史底蕴,球迷调侃“硬件进步,灵魂还在漂泊”。
塞蒂恩的遗憾和李明的冷水,让搬迁喜气蒙上阴影,国安作为首都老牌劲旅,训练场升级了,但“家”的定义仍未圆满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