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中巴俱乐部与陕师大有合作关系,张卓毅将能以体育特长生身份进入陕师大附小,之后顺利升入初中和高中,甚至可以免试进入大学。如此一来,张卓毅就能安心踢球,即便未来职业化道路不成功,他也能凭借这段教育经历找到稳定的工作,不会像一些体操运动员那样,踢掉运动员身份后沦落街头。
为了避免合同纠纷,中巴俱乐部要求张卓毅与“嗨球少年”解约,并获得自由身证明。然而,张卓毅的母亲清楚“嗨球少年”的签约规则,提出希望由中巴俱乐部支付违约金来解决问题。但中巴俱乐部明确表示,支付违约金等同于转会,而国内并没有关于未成年球员转会的相关规定,按规矩操作才是最为妥当的。
在这种情况下,张卓毅的妈妈并没有打算放弃,她开始采取“诈伤”策略,坚称张卓毅因为伤病要退出,“嗨球少年”并且要求获得自由身证明。面对这样的要求,“嗨球少年”并没有妥协,表示如果真受伤或不想继续踢,按照合同可以自由离开,但必须遵循规则,不能“白嫖”自由身。
“嗨球少年”方面明确表示,不会随便让球员离开,也不会让他们无偿享受服务。张卓毅妈妈为了达到目的,不断上演苦情戏,声称家庭贫困,负担不起高昂的费用。这让工作人员感到无奈,最终依照合同要求她履行责任。
面对不断的压力,中巴俱乐部也不想彻底得罪孙继海等圈内大人物,决定劝说张卓毅的妈妈接受现实,告诉她18万的费用其实是为孩子未来的教育所花,而不是纯粹的体育训练费用。然而,张卓毅的妈妈显然不打算轻易妥协,仍坚持自己无法支付如此高额费用,并试图以“媒体舆论”为武器来迫使对方让步。
在网络上,她发起了对“嗨球少年”的抨击,表露出极度不满,试图通过撕裂公众舆论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。然而,这一做法引发了广泛的反感,网友们纷纷指责她“吃相难看”,并看透她的“白嫖”意图。
中巴俱乐部此时显然已经感受到了舆论的压力,迅速发表声明撇清关系,强调张卓毅选择去陕师大纯粹是个人决定,与俱乐部无关。这一举动虽然表面上做出了解释,但实际上却进一步证明了转会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。
张卓毅的母亲此时依然坚决要求减少违约金金额,并且把整个事情推向了一个不合理的逻辑境地。她的这种做法,根本就是想以自己的方式进行“讨价还价”,而这种态度显然会让她错失理性的解决方案。
实际上,对于一些没有清晰法律观念的底层人物来说,任何规矩和道理都可以被忽略,他们只关心眼前的利益。最终,张卓毅妈妈的行为不仅让自己陷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,也让她的儿子未来的足球道路变得更加复杂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