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六,在城东区举办的"友谊杯"民间足球联赛中,32岁的张先生在争抢头球时与对方球员发生碰撞,导致右腿胫骨骨折。这起看似普通的运动伤害事件,却因为高达5万元的医疗费用赔偿问题,让两支业余球队陷入了长达半个月的纠纷。
"我们就是图个乐呵,谁想到会出这种事。现在医药费该谁出?球队?对方球员?还是自认倒霉?"张先生拄着拐杖无奈地说。
体育法专家李教授建议:
去年在深圳举办的业余联赛中,某球队通过"预存保证金+商业保险"的方式,成功化解了3起伤害赔偿纠纷,平均处理时间仅3个工作日。
随着全民健身热潮持续升温,民间体育赛事规范化势在必行。多地体育局正在试点"业余赛事备案制",要求组织者必须为参赛人员购买基础保险。或许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能看到更完善的业余运动保障体系。
——本文由体育记者王强实地采访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