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国际乒坛可谓风波不断,继上个月德国名将施密特被查出服用兴奋剂后,本周又爆出亚洲某国两名主力选手药检呈阳性的重磅消息。这让原本以"干净"著称的乒乓球项目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,乒乓球作为一项技巧性运动,为何会出现兴奋剂问题?其实职业选手使用违禁药物主要出于三个目的:
"现在乒乓球的速度和旋转比十年前提升了30%,这种高强度对抗让某些选手开始铤而走险。"国际乒联反兴奋剂委员会主席王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。
据悉,国际乒联从今年开始采用最新的"生物护照"检测技术,通过长期跟踪运动员的生理指标变化来发现异常。正是这项技术让多名使用"微剂量"药物的选手现出原形。
年份 | 阳性案例 | 主要违禁物质 |
---|---|---|
2021 | 3例 | 利尿剂 |
2022 | 7例 | 刺激剂 |
2023 | 11例 | 合成代谢类固醇 |
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查处的案例中出现了新型"智能药物"——这些物质在常规检测中很难被发现,但能显著提升小肌肉群的爆发力,特别适合需要快速变向的乒乓球运动。
国际乒联宣布将从下赛季开始实施更严厉的处罚措施:首次违规最低禁赛4年,涉及未成年选手的案例将终身禁赛。同时建立"吹哨人"制度,鼓励内部举报。
不过反兴奋剂专家李教授指出:"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现在最大的挑战是某些国家存在系统性服药现象,这需要全球乒协的共同努力。"
中国乒协随即发表声明,表示将配合国际检测机构进行飞行药检,并加强对青少年选手的教育。"我们要让运动员明白,靠药物取得的奖牌,终将成为职业生涯的污点。"声明中这样写道。